4.5 KiB
1.5.9 Linux 内核
编译安装
我的编译环境是如下。首先安装必要的软件:
$ uname -a
Linux firmy-pc 4.14.34-1-MANJARO #1 SMP PREEMPT Thu Apr 12 17:26:43 UTC 2018 x86_64 GNU/Linux
$ yaourt -S base-devel
为了方便学习,选择一个稳定版本,比如最新的 4.16.3。
$ mkdir ~/kernelbuild && cd ~/kernelbuild
$ wget -c https://cdn.kernel.org/pub/linux/kernel/v4.x/linux-4.16.3.tar.xz
$ tar -xvJf linux-4.16.3.tar.xz
$ cd linux-4.16.3/
$ make clean && make mrproper
内核的配置选项在 .config
文件中,有两种方法可以设置这些选项,一种是从当前内核中获得一份默认配置:
$ zcat /proc/config.gz > .config
$ make oldconfig
另一种是自己生成一份配置:
$ make localmodconfig # 使用当前内核配置生成
$ # OR
$ make defconfig # 根据当前架构默认的配置生成
为了能够对内核进行调试,需要设置下面的参数:
CONFIG_DEBUG_INFO=y
CONFIG_DEBUG_INFO_REDUCED=n
CONFIG_GDB_SCRIPTS=y
如果需要使用 kgdb,还需要开启下面的参数:
CONFIG_STRICT_KERNEL_RWX=n
CONFIG_FRAME_POINTER=y
CONFIG_KGDB=y
CONFIG_KGDB_SERIAL_CONSOLE=y
CONFIG_STRICT_KERNEL_RWX
会将特定的内核内存空间标记为只读,这将阻止你使用软件断点,最好将它关掉。
如果希望使用 kdb,在上面的基础上再加上:
CONFIG_KGDB_KDB=y
CONFIG_KDB_KEYBOARD=y
另外如果你在调试时不希望被 KASLR 干扰,可以在编译时关掉它:
CONFIG_RANDOMIZE_BASE=n
CONFIG_RANDOMIZE_MEMORY=n
将上面的参数写到文件 .config-fragment
,然后合并进 .config
:
$ ./scripts/kconfig/merge_config.sh .config .config-fragment
最后因为内核编译默认开启了 -O2
优化,可以修改 Makefile 为 -O0
:
KBUILD_CFLAGS += -O0
编译内核:
$ make
完成后当然就是安装,但我们这里并不是真的要将本机的内核换掉,接下来的过程就交给 QEMU 了。(参考章节4.1)
系统调用
在 Linux 中,系统调用是一些内核空间函数,是用户空间访问内核的唯一手段。这些函数与 CPU 架构有关,x86-64 架构提供了 322 个系统调用,x86 提供了 358 个系统调用(参考附录9.4)。
下面是一个用 32 位汇编写的例子:
.data
msg:
.ascii "hello 32-bit!\n"
len = . - msg
.text
.global _start
_start:
movl $len, %edx
movl $msg, %ecx
movl $1, %ebx
movl $4, %eax
int $0x80
movl $0, %ebx
movl $1, %eax
int $0x80
编译执行(可以编译成64位程序的):
$ gcc -m32 -c hello32.S
$ ld -m elf_i386 -o hello32 hello32.o
$ strace ./hello32
execve("./hello32", ["./hello32"], 0x7ffff990f830 /* 68 vars */) = 0
strace: [ Process PID=19355 runs in 32 bit mode. ]
write(1, "hello 32-bit!\n", 14hello 32-bit!
) = 14
exit(0) = ?
+++ exited with 0 +++
可以看到程序将调用号保存到 eax
,并通过 int $0x80
来使用系统调用。
虽然软中断 int 0x80
非常经典,早期 2.6 及以前版本的内核都使用这种机制进行系统调用。但因其性能较差,在往后的内核中使用了快速系统调用指令来替代,32 位系统使用 sysenter
指令,而 64 位系统使用 syscall
指令。
下面是一个 64 位的例子:
.data
msg:
.ascii "Hello 64-bit!\n"
len = . - msg
.text
.global _start
_start:
movq $1, %rdi
movq $msg, %rsi
movq $len, %rdx
movq $1, %rax
syscall
xorq %rdi, %rdi
movq $60, %rax
syscall
编译执行(不能编译成32位程序):
$ gcc -c hello64.S
$ ld -o hello64 hello64.o
$ strace ./hello64
execve("./hello64", ["./hello64"], 0x7ffe11485290 /* 68 vars */) = 0
write(1, "Hello 64-bit!\n", 14Hello 64-bit!
) = 14
exit(0) = ?
+++ exited with 0 +++
在这两个例子中我们直接使用了 execve
、write
和 exit
三个系统调用。但一般情况下,应用程序通过在用户空间实现的应用编程接口(API)而不是直接通过系统调用来编程。例如函数 printf()
的调用过程是这样的:
调用printf() ==> C库中的printf() ==> C库中的write() ==> write()系统调用